
中國兒童鈣營養(yǎng)
鈣是人體內含量最豐富的礦物元素,幾乎所有的生命過程均需要鈣的參與,鈣同時又在生命過程的不同階段,在體內的分布比例有所不同,但總的情況是:99%的鈣主要儲備于骨骼和牙齒,是骨骼、牙齒最主要的礦物成分,與人體骨骼健康關系密切。其余1%的鈣作為血鈣成分循環(huán)于血液中。血液中的鈣廣泛參與人體內多種生理功能,如血液凝固,維持心臟、肌肉、神經系統(tǒng)正常的興奮性等。
鈣缺乏的危害
人體鈣缺乏可增加各種慢性代謝性疾病的風險,如骨質疏松癥、高血壓、腫瘤、糖尿病等。兒童時期的鈣缺乏主要會引起營養(yǎng)性佝僂病的發(fā)生,影響兒童的生長發(fā)育。
兒童對鈣的需要量大于成人
兒童的基本特點是生長發(fā)育,骨礦含量隨年齡增長、體格發(fā)育快速增加,為維持兒童、青少年正常的骨骼生長,并到達高骨量峰值,需要較高的鈣攝入。
兒童時期生長發(fā)育越快,骨形成越快,骨量堆積越多,鈣的吸收、儲備也就越多,需要的鈣量也就越多。
膳食鈣的來源
奶類是兒童期最主要的鈣源。嬰兒期要鼓勵母乳喂養(yǎng),并給予乳母適量的鈣劑補充。嬰兒期后要堅持每日一定量的奶制品供給。根據中國營養(yǎng)學會發(fā)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,6個月以內兒童純母乳喂養(yǎng),需要的鈣從母乳獲取,6~12個月兒童,每日奶量應達600~800mL,1~3歲兒童每日奶量不少于600mL,學齡前兒童每日奶量為400~500mL,學齡兒童每日奶量為300mL。豆類食品含鈣量豐富且吸收較好,是除奶類食物外的又一補鈣食物,綠葉蔬菜也有一定的含鈣量,但吸收相對較差。
鈣劑的選擇
鈣的吸收率隨年齡增長而下降。嬰兒對母乳中鈣的吸收率可達60%~70%,在兒童骨骼生長期鈣的吸收率高達75%,而成人為20%~40%。受中國飲食習慣的影響,除母乳喂養(yǎng)階段以外,奶類攝入量通常不足,僅靠日常膳食很難滿足對鈣營養(yǎng)的需求,從其它途徑補充鈣以達到適宜的供給水平成為可考慮的選擇。目前市面上的鈣制劑品種繁多,由于嬰幼兒期因胃腸道總體的發(fā)育尚未健全,胃酸少,消化能力較弱。所以給嬰幼兒購買鈣劑的時候,應當優(yōu)選含鈣量高、安全性強、易吸收、口感好和方便服用的鈣劑。
鈣源比較
碳酸鈣:是由動物骨骼、珍珠粉、貝殼等為原料,加工成,含鈣高(40%),但對胃酸的質量和分泌數量要求很高。胃酸不足的情況下補充碳酸鈣,會導致便秘和脹氣。
葡萄糖酸鈣:溶解度好,含鈣量較低(9%),需大量服用才可達到效果。
乳酸鈣:溶解度好,含鈣量偏低(13%),需大量服用才可達到效果,另外,長期服用乳酸鈣還可能會使體內乳酸增高。
海藻鈣:含鈣量高(36%),溶解度好,吸收不受胃酸的影響,對口腔、消化道均無刺激,飯前飯后服用都可以,不會引起脹氣和便秘。
補鈣注意事項
1. 植酸、草酸、鞣酸可與鈣結合為難溶性復合物,減少鈣的吸收,食用過多的高纖維膳食,也會影響鈣的吸收。故補鈣時不要與富含植酸、草酸、鞣酸、高纖維膳食同時進餐;
常見含植酸高的食物是粗糧,比如蕎麥、燕麥等,同時也是高膳食纖維的食物。
常見含草酸高的食物是菠菜、莧菜、竹筍等,如果實在想吃的話,最好先焯下水,去掉食物中的部分草酸
常見含鞣酸高的食食物是茶葉、咖啡等。嬰幼兒童建議不宜飲用茶水、咖啡。
2. 補鈣同時應注意促進鈣吸收和鈣代謝的維生素D、以及微量營養(yǎng)素鐵、鋅的補充;
3. 乳糖有利于促進鈣的吸收;
4. 維持長期充足的鈣攝入可以增加骨密度。
參考文獻:中國兒童鈣營養(yǎng)專家共識(2019年版)
優(yōu)選全球營養(yǎng),關愛母嬰健康